带电胶体粒子弹性有效电荷测量的理论改进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林伟, 徐升华, 周宏伟, 孙祉伟, 欧阳文泽, 徐丰. 2017: 带电胶体粒子弹性有效电荷测量的理论改进, 物理学报, 66(6): 200-207. doi: 10.7498/aps.66.066102
引用本文: 王林伟, 徐升华, 周宏伟, 孙祉伟, 欧阳文泽, 徐丰. 2017: 带电胶体粒子弹性有效电荷测量的理论改进, 物理学报, 66(6): 200-207. doi: 10.7498/aps.66.066102
Wang Lin-Wei, Xu Sheng-Hua, Zhou Hong-Wei, Sun Zhi-Wei, Ouyang Wen-Ze, Xu Feng. 2017: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elasticity charges for charged colloidal particles, Acta Physica Sinica, 66(6): 200-207. doi: 10.7498/aps.66.066102
Citation: Wang Lin-Wei, Xu Sheng-Hua, Zhou Hong-Wei, Sun Zhi-Wei, Ouyang Wen-Ze, Xu Feng. 2017: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elasticity charges for charged colloidal particles, Acta Physica Sinica, 66(6): 200-207. doi: 10.7498/aps.66.066102

带电胶体粒子弹性有效电荷测量的理论改进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elasticity charges for charged colloidal particles

  • 摘要: 对于带高电荷的胶体粒子形成的胶体晶体,用现有的剪切模量与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去计算剪切模量时,得到的结果要比实验测量值大很多,而根据此理论模型由剪切模量测量值拟合得到的粒子表面有效电荷也比实验测量的表面有效电荷小很多.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理论模型基于理想晶体,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晶体中存在孔隙等缺陷会造成材料机械性能的下降.针对该因素,本文对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孔隙造成的影响,同时使用Sogami-Ise相互作用势代替原来常用的Yukawa作用势.研究中用扭转共振法测量了带电粒子胶体晶体的剪切模量,比较了分别根据修正前后的关系模型由所测剪切模量拟合的有效电荷(弹性有效电荷),证实修正后的理论模型更合理,与使用Alexander等的方法得到的归一化电荷相比,一致性有了明显提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2
  • HTML全文浏览数:  241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3-30

带电胶体粒子弹性有效电荷测量的理论改进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 对于带高电荷的胶体粒子形成的胶体晶体,用现有的剪切模量与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去计算剪切模量时,得到的结果要比实验测量值大很多,而根据此理论模型由剪切模量测量值拟合得到的粒子表面有效电荷也比实验测量的表面有效电荷小很多.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理论模型基于理想晶体,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晶体中存在孔隙等缺陷会造成材料机械性能的下降.针对该因素,本文对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孔隙造成的影响,同时使用Sogami-Ise相互作用势代替原来常用的Yukawa作用势.研究中用扭转共振法测量了带电粒子胶体晶体的剪切模量,比较了分别根据修正前后的关系模型由所测剪切模量拟合的有效电荷(弹性有效电荷),证实修正后的理论模型更合理,与使用Alexander等的方法得到的归一化电荷相比,一致性有了明显提高.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