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微流控的发展与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 仿生微流控的发展与应用?, 物理学报, 65(17): 178301. doi: 10.7498/aps.65.178301
引用本文: 2016: 仿生微流控的发展与应用?, 物理学报, 65(17): 178301. doi: 10.7498/aps.65.178301
Min Ling-Li, Chen Song-Yue, Sheng Zhi-Zhi4, 5, Wang Hong-Long, Wu Feng, Wang Miao, Hou Xu. 2016: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o-inspired and biomimetic microfluidics, Acta Physica Sinica, 65(17): 178301. doi: 10.7498/aps.65.178301
Citation: Min Ling-Li, Chen Song-Yue, Sheng Zhi-Zhi4, 5, Wang Hong-Long, Wu Feng, Wang Miao, Hou Xu. 2016: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o-inspired and biomimetic microfluidics, Acta Physica Sinica, 65(17): 178301. doi: 10.7498/aps.65.178301

仿生微流控的发展与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o-inspired and biomimetic microfluidics

  • 摘要: 仿生微流控技术将仿生结构设计应用到微流体装置中,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本文提出了通过仿生手段突破微流控的技术瓶颈,从而提高微流控器件的抗污染性能,告别单一功能的微流控系统应用的局限性,实现微尺度下通道的智能化及动态环境变化下的高适应性等。本文提出了仿生微流控的概念,重点介绍了仿生微流控在器件抗污染、器件智能化、生物学和医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仿生设计导入应用前景,并探讨了所涉及的物理问题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智能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为软物质的开发应用、多功能型智能化仿生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0
  • HTML全文浏览数:  10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09-15

仿生微流控的发展与应用?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361005
  •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厦门,361005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 361005;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 361005
  • 厦门大学生物仿生及软物质研究院,福建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 361005
  • 厦门大学生物仿生及软物质研究院,福建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 361005;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 361005

摘要: 仿生微流控技术将仿生结构设计应用到微流体装置中,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本文提出了通过仿生手段突破微流控的技术瓶颈,从而提高微流控器件的抗污染性能,告别单一功能的微流控系统应用的局限性,实现微尺度下通道的智能化及动态环境变化下的高适应性等。本文提出了仿生微流控的概念,重点介绍了仿生微流控在器件抗污染、器件智能化、生物学和医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仿生设计导入应用前景,并探讨了所涉及的物理问题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智能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为软物质的开发应用、多功能型智能化仿生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