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53+离子与X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辐射电子俘获和辐射退激发光谱的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梁腾, 马堃, 武中文, 张登红, 董晨钟, 师应龙. 2016: Xe53+离子与X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辐射电子俘获和辐射退激发光谱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65(14): 143401. doi: 10.7498/aps.65.143401
引用本文: 梁腾, 马堃, 武中文, 张登红, 董晨钟, 师应龙. 2016: Xe53+离子与X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辐射电子俘获和辐射退激发光谱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65(14): 143401. doi: 10.7498/aps.65.143401
Liang Teng, Ma Kun, Wu Zhong-Wen, Zhang Deng-Hong, Dong Chen-Zhong, Shi Ying-Long. 2016: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radiative electron capture and subsequent radiative decay in the collision of Xe53+ ions with neutral Xe, Acta Physica Sinica, 65(14): 143401. doi: 10.7498/aps.65.143401
Citation: Liang Teng, Ma Kun, Wu Zhong-Wen, Zhang Deng-Hong, Dong Chen-Zhong, Shi Ying-Long. 2016: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radiative electron capture and subsequent radiative decay in the collision of Xe53+ ions with neutral Xe, Acta Physica Sinica, 65(14): 143401. doi: 10.7498/aps.65.143401

Xe53+离子与X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辐射电子俘获和辐射退激发光谱的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radiative electron capture and subsequent radiative decay in the collision of Xe53+ ions with neutral Xe

  • 摘要: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和密度矩阵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在197 MeV/u的碰撞能量下, Xe53+离子与Xe原子的辐射电子俘获过程(REC)以及电子被俘获到激发态后辐射退激发产生的特征谱线。计算了炮弹Xe53+离子俘获电子到不同壳层np1/2,3/2(n=2—5)的总截面与相应的REC光子能量和角分布,以及由激发组态1s np1/2,3/2(n=2—5) Jf =1向基态1s2 Jd =0辐射退激发的跃迁能量、跃迁概率和特征光子的角分布和线性极化度。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光子具有显著的角各向异性特征。此外,1snp3/2 Jf =1→1s2 Jd =0退激发特征光子也显示出很强的线性极化和角各向异性特征,而1snp1/2 Jf =1→1s2 Jd =0退激发特征光子的线性极化度趋于零并且角分布也趋于各向同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7
  • HTML全文浏览数:  7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07-30

Xe53+离子与Xe原子碰撞过程中的辐射电子俘获和辐射退激发光谱的理论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
  • 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黄山,245041
  • 天水师范学院物理系,天水,741000

摘要: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和密度矩阵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在197 MeV/u的碰撞能量下, Xe53+离子与Xe原子的辐射电子俘获过程(REC)以及电子被俘获到激发态后辐射退激发产生的特征谱线。计算了炮弹Xe53+离子俘获电子到不同壳层np1/2,3/2(n=2—5)的总截面与相应的REC光子能量和角分布,以及由激发组态1s np1/2,3/2(n=2—5) Jf =1向基态1s2 Jd =0辐射退激发的跃迁能量、跃迁概率和特征光子的角分布和线性极化度。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光子具有显著的角各向异性特征。此外,1snp3/2 Jf =1→1s2 Jd =0退激发特征光子也显示出很强的线性极化和角各向异性特征,而1snp1/2 Jf =1→1s2 Jd =0退激发特征光子的线性极化度趋于零并且角分布也趋于各向同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