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本征正交分解混合模型的跨音速流场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罗佳奇, 段焰辉, 夏振华. 2016: 基于自适应本征正交分解混合模型的跨音速流场分析?, 物理学报, 65(12): 124702. doi: 10.7498/aps.65.124702
引用本文: 罗佳奇, 段焰辉, 夏振华. 2016: 基于自适应本征正交分解混合模型的跨音速流场分析?, 物理学报, 65(12): 124702. doi: 10.7498/aps.65.124702
Luo Jia-Qi, Duan Yan-Hui, Xia Zhen-Hua. 2016: Transonic flow reconstruction by an adaptive prop er orthogonal decomp osition hybrid mo del, Acta Physica Sinica, 65(12): 124702. doi: 10.7498/aps.65.124702
Citation: Luo Jia-Qi, Duan Yan-Hui, Xia Zhen-Hua. 2016: Transonic flow reconstruction by an adaptive prop er orthogonal decomp osition hybrid mo del, Acta Physica Sinica, 65(12): 124702. doi: 10.7498/aps.65.124702

基于自适应本征正交分解混合模型的跨音速流场分析?

Transonic flow reconstruction by an adaptive prop er orthogonal decomp osition hybrid mo del

  • 摘要: 采用非线性模型替代线性回归模型响应本征正交分解(POD)基函数的系数,并采用自适应抽样方法确定快照集合,实现了基于自适应POD混合模型的跨音速叶片复杂流动分析及流场拟合。首先通过比较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函数系数响应精度,验证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收敛性和精确性;之后通过与静态抽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自适应抽样技术的优越性;最后开展基于自适应POD混合模型的全三维跨音速流场分析及流动拟合。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POD混合模型,不仅能够清晰地识别三维跨音速流场中的敏感流动特征,还能精确地拟合设计空间内任意状态的流场及出口气动参数。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7
  • HTML全文浏览数:  81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基于自适应本征正交分解混合模型的跨音速流场分析?

  • 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100871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绵阳,621000

摘要: 采用非线性模型替代线性回归模型响应本征正交分解(POD)基函数的系数,并采用自适应抽样方法确定快照集合,实现了基于自适应POD混合模型的跨音速叶片复杂流动分析及流场拟合。首先通过比较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函数系数响应精度,验证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收敛性和精确性;之后通过与静态抽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自适应抽样技术的优越性;最后开展基于自适应POD混合模型的全三维跨音速流场分析及流动拟合。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POD混合模型,不仅能够清晰地识别三维跨音速流场中的敏感流动特征,还能精确地拟合设计空间内任意状态的流场及出口气动参数。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