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刘永强, 孔令宝, 杜朝海, 刘濮鲲. 2015: 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7): 174102. doi: 10.7498/aps.64.174102
引用本文: 刘永强, 孔令宝, 杜朝海, 刘濮鲲. 2015: 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7): 174102. doi: 10.7498/aps.64.174102
Liu Yong-Qiang, Kong Ling-Bao, Du Chao-Hai, Liu Pu-Kun. 2015: Analysis on disp 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ctangular metal grating based on sp o of surface plasmon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7): 174102. doi: 10.7498/aps.64.174102
Citation: Liu Yong-Qiang, Kong Ling-Bao, Du Chao-Hai, Liu Pu-Kun. 2015: Analysis on disp 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ctangular metal grating based on sp o of surface plasmon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7): 174102. doi: 10.7498/aps.64.174102

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

Analysis on disp 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ctangular metal grating based on sp o of surface plasmons

  • 摘要: 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因其独特的光学和物理特性,使其具有诸如透射增强和局域共振等一系列新颖现象,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s, SSP)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和模式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本征函数法并结合场匹配条件,获得了矩形栅表面SSP的场表达式、色散关系和模式分布,并通过电磁仿真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矩形栅各参数对SSP色散及模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本征函数法获得的SSP色散特性与仿真结果基本符合;增大金属栅高度或减小排列周期能减小SSP的相速度;而增大金属栅周期占空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SSP与电子束互作用的带宽;改变金属盖板高度对慢波SSP色散模式基本没有影响;减小金属栅侧面宽度能增大模式之间的间隔,从而能有效避免模式竞争的发生。本文对基于SSP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SSP与电子束的相互作用,形成高效、宽带的新型太赫兹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5
  • HTML全文浏览数:  8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9-15

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 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因其独特的光学和物理特性,使其具有诸如透射增强和局域共振等一系列新颖现象,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s, SSP)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和模式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本征函数法并结合场匹配条件,获得了矩形栅表面SSP的场表达式、色散关系和模式分布,并通过电磁仿真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矩形栅各参数对SSP色散及模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本征函数法获得的SSP色散特性与仿真结果基本符合;增大金属栅高度或减小排列周期能减小SSP的相速度;而增大金属栅周期占空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SSP与电子束互作用的带宽;改变金属盖板高度对慢波SSP色散模式基本没有影响;减小金属栅侧面宽度能增大模式之间的间隔,从而能有效避免模式竞争的发生。本文对基于SSP的矩形金属光栅色散特性的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SSP与电子束的相互作用,形成高效、宽带的新型太赫兹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