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理论与实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梁浩, 李剑生, 郭云胜. 2015: 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理论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4): 144101. doi: 10.7498/aps.64.144101
引用本文: 梁浩, 李剑生, 郭云胜. 2015: 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理论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4): 144101. doi: 10.7498/aps.64.144101
Liang Hao, Li Jian-Sheng, Guo Yun-Sheng. 2015: Theoretical and exp erimental study of the electric resonant coupling b etween two metamaterial resonator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4): 144101. doi: 10.7498/aps.64.144101
Citation: Liang Hao, Li Jian-Sheng, Guo Yun-Sheng. 2015: Theoretical and exp erimental study of the electric resonant coupling b etween two metamaterial resonator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4): 144101. doi: 10.7498/aps.64.144101

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理论与实验研究?

Theoretical and exp erimental study of the electric resonant coupling b etween two metamaterial resonators

  • 摘要: 通过将两个金属开口环谐振器口对口地放置,实现了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对电耦合谐振的微波等效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耦合后的超材料谐振子能产生两个谐振频率,其中一个随耦合强度的增加逐渐向低频方向移动,而另一个固定在单谐振子的谐振频率处不变。微波透射谱的实验测试和电磁仿真结果表明,两个谐振峰随耦合强度的增加分别向低频和高频方向移动。分析表明:低频谐振峰的位置主要是由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强度决定的;高频谐振偏离单谐振子的谐振频率主要是由不可避免的磁耦合引起的,而且在耦合间距越小时磁耦合影响越大。提出的基于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磁耦合实现的双频谐振及其可调性极大地增加了超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空间。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6
  • HTML全文浏览数:  148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7-30

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理论与实验研究?

  •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包头,014010
  •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包头,014010

摘要: 通过将两个金属开口环谐振器口对口地放置,实现了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谐振。对电耦合谐振的微波等效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耦合后的超材料谐振子能产生两个谐振频率,其中一个随耦合强度的增加逐渐向低频方向移动,而另一个固定在单谐振子的谐振频率处不变。微波透射谱的实验测试和电磁仿真结果表明,两个谐振峰随耦合强度的增加分别向低频和高频方向移动。分析表明:低频谐振峰的位置主要是由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耦合强度决定的;高频谐振偏离单谐振子的谐振频率主要是由不可避免的磁耦合引起的,而且在耦合间距越小时磁耦合影响越大。提出的基于超材料谐振子间的电磁耦合实现的双频谐振及其可调性极大地增加了超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空间。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