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探测对流层NO2分布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吴丰成, 李昂, 谢品华, 陈浩, 凌六一, 徐晋, 牟福生, 张杰, 申进朝, 刘建国, 刘文清. 2015: 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探测对流层NO2分布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1): 114211. doi: 10.7498/aps.64.114211
引用本文: 吴丰成, 李昂, 谢品华, 陈浩, 凌六一, 徐晋, 牟福生, 张杰, 申进朝, 刘建国, 刘文清. 2015: 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探测对流层NO2分布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1): 114211. doi: 10.7498/aps.64.114211
Wu Feng-Cheng, Li Ang, Xie Pin-Hua, Chen Hao, Ling liu-Yi, Xu Jin, Mou Fu-Sheng, Zhang Jie, Shen Jin-Chao, Liu Jian-Guo, Liu Wen-Qing. 2015: Dect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rop ospheric NO2 vertical column density based on mobile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 ectroscopy,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1): 114211. doi: 10.7498/aps.64.114211
Citation: Wu Feng-Cheng, Li Ang, Xie Pin-Hua, Chen Hao, Ling liu-Yi, Xu Jin, Mou Fu-Sheng, Zhang Jie, Shen Jin-Chao, Liu Jian-Guo, Liu Wen-Qing. 2015: Dect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rop ospheric NO2 vertical column density based on mobile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 ectroscopy,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1): 114211. doi: 10.7498/aps.64.114211

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探测对流层NO2分布研究?

Dect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rop ospheric NO2 vertical column density based on mobile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 ectroscopy

  • 摘要: 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在水平分布上具有较大不均匀性,研究对流层NO2分布特征对于研究污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对流层NO2的水平分布,着重研究了基于车载移动平台上的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反演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方法。采用低阶多项式拟合扣除夫琅禾费参考谱和平流层对对流层NO2的贡献,反演得到移动平台上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层高、NO2层高、方位角等对反演误差进行分析,得出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总误差小于25%。在合肥开展观测实验,获取观测时间段内合肥市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水平分布特征。并将观测结果与OMI卫星过顶数据比对,在洁净和车载观测点较多的像元内,两者结果符合较好;在污染区域,两者结果有一定差别。研究显示,采用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能较好的探测区域对流层NO2的分布特征,这对模型验证、卫星校验及研究输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3
  • HTML全文浏览数:  9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6-15

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探测对流层NO2分布研究?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
  •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淮南,232001
  •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郑州,450004

摘要: 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在水平分布上具有较大不均匀性,研究对流层NO2分布特征对于研究污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对流层NO2的水平分布,着重研究了基于车载移动平台上的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反演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方法。采用低阶多项式拟合扣除夫琅禾费参考谱和平流层对对流层NO2的贡献,反演得到移动平台上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层高、NO2层高、方位角等对反演误差进行分析,得出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总误差小于25%。在合肥开展观测实验,获取观测时间段内合肥市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的水平分布特征。并将观测结果与OMI卫星过顶数据比对,在洁净和车载观测点较多的像元内,两者结果符合较好;在污染区域,两者结果有一定差别。研究显示,采用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能较好的探测区域对流层NO2的分布特征,这对模型验证、卫星校验及研究输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