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卷浪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文龙, 郭立新, 孟肖, 刘伟. 2014: 含卷浪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6): 164102. doi: 10.7498/aps.63.164102
引用本文: 李文龙, 郭立新, 孟肖, 刘伟. 2014: 含卷浪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6): 164102. doi: 10.7498/aps.63.164102
Li Wen-Long, Guo Li-Xin, Meng Xiao, Liu Wei. 2014: Mo deling and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the overturning wave crest,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6): 164102. doi: 10.7498/aps.63.164102
Citation: Li Wen-Long, Guo Li-Xin, Meng Xiao, Liu Wei. 2014: Mo deling and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the overturning wave crest,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6): 164102. doi: 10.7498/aps.63.164102

含卷浪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Mo deling and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the overturning wave crest

  • 摘要: 海尖峰的存在会导致雷达虚警概率的上升和多目标环境中检测性能下降,因此研究海尖峰现象意义重大。海尖峰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海面的水平极化散射强度接近甚至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卷浪被认为是产生海尖峰的一个原因。首先建立了卷浪和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的共同模型,利用矩量法研究了卷浪模型的水平和垂直后向电磁散射特征,包括入射频率、入射角、风速和风向对电磁散射特征的影响。发现在小擦地角情况和较大风速下超级现象(水平散射强度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比较明显,从而推论出在小擦地角入射下产生海尖峰现象的概率较大。同时对时变卷浪在小擦地角入射时的海杂波幅值分布特性和多普勒谱进行了分析。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1
  • HTML全文浏览数:  211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8-30

含卷浪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71

摘要: 海尖峰的存在会导致雷达虚警概率的上升和多目标环境中检测性能下降,因此研究海尖峰现象意义重大。海尖峰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海面的水平极化散射强度接近甚至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卷浪被认为是产生海尖峰的一个原因。首先建立了卷浪和Pierson-Moscowitz谱海面的共同模型,利用矩量法研究了卷浪模型的水平和垂直后向电磁散射特征,包括入射频率、入射角、风速和风向对电磁散射特征的影响。发现在小擦地角情况和较大风速下超级现象(水平散射强度大于垂直极化散射强度)比较明显,从而推论出在小擦地角入射下产生海尖峰现象的概率较大。同时对时变卷浪在小擦地角入射时的海杂波幅值分布特性和多普勒谱进行了分析。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