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驱动的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黎航, 蒲昱东, 景龙飞, 林雉伟, 陈伯伦, 蒋炜, 周近宇, 黄天晅, 张海鹰, 于瑞珍, 张继彦, 缪文勇, 郑志坚, 曹柱荣, 杨家敏, 刘慎业, 江少恩, 丁永坤, 况龙钰, 胡广月, 郑坚. 2013: 间接驱动的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物理学报, null(22): 225204. doi: 10.7498/aps.62.225204
引用本文: 黎航, 蒲昱东, 景龙飞, 林雉伟, 陈伯伦, 蒋炜, 周近宇, 黄天晅, 张海鹰, 于瑞珍, 张继彦, 缪文勇, 郑志坚, 曹柱荣, 杨家敏, 刘慎业, 江少恩, 丁永坤, 况龙钰, 胡广月, 郑坚. 2013: 间接驱动的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物理学报, null(22): 225204. doi: 10.7498/aps.62.225204
Li Hang, Pu Yu-Dong, Jing Long-Fei, Lin Zhi-Wei, Chen Bo-Lun, Jiang Wei, Zhou Jin-Yu, Huang Tian-Xuan, Zhang Hai-Ying, Yu Rui-Zhen, Zhang Ji-Yan, Miao Wen-Yong, Zheng Zhi-Jian, Cao Zhu-Rong, Yang Jia-Min, Liu Shen-Ye, Jiang Shao-En, Ding Yong-Kun, Kuang Long-Yu, Hu Guang-Yue, Zheng Jian. 2013: Variations of implosion asymmetry with hohlraum length and time in indirect-drive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2): 225204. doi: 10.7498/aps.62.225204
Citation: Li Hang, Pu Yu-Dong, Jing Long-Fei, Lin Zhi-Wei, Chen Bo-Lun, Jiang Wei, Zhou Jin-Yu, Huang Tian-Xuan, Zhang Hai-Ying, Yu Rui-Zhen, Zhang Ji-Yan, Miao Wen-Yong, Zheng Zhi-Jian, Cao Zhu-Rong, Yang Jia-Min, Liu Shen-Ye, Jiang Shao-En, Ding Yong-Kun, Kuang Long-Yu, Hu Guang-Yue, Zheng Jian. 2013: Variations of implosion asymmetry with hohlraum length and time in indirect-drive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2): 225204. doi: 10.7498/aps.62.225204

间接驱动的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 摘要: 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中,为达到高密度压缩以实现点火,对靶丸内爆对称性和黑腔辐射场均匀性有严格的要求。为了研究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的变化,实验中采用了三种不同尺寸的黑腔,利用X光分幅相机观测了靶丸燃料区自发光,获得了压缩变形过程和椭圆度变化规律,初步判断了在三种腔型中腔长1700μm的黑腔较接近神光III原型装置内爆对称性要求。根据视角因子程序计算得到辐射流不对称性随时间变化情况,通过一个简化的解析模型推导出内爆形变不对称性随时间变化过程,与实验结果大致符合。由此进一步分析了黑腔辐射场不均匀性的演化导致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物理机制。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86
  • HTML全文浏览数:  22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11-30

间接驱动的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 621900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62190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

摘要: 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中,为达到高密度压缩以实现点火,对靶丸内爆对称性和黑腔辐射场均匀性有严格的要求。为了研究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的变化,实验中采用了三种不同尺寸的黑腔,利用X光分幅相机观测了靶丸燃料区自发光,获得了压缩变形过程和椭圆度变化规律,初步判断了在三种腔型中腔长1700μm的黑腔较接近神光III原型装置内爆对称性要求。根据视角因子程序计算得到辐射流不对称性随时间变化情况,通过一个简化的解析模型推导出内爆形变不对称性随时间变化过程,与实验结果大致符合。由此进一步分析了黑腔辐射场不均匀性的演化导致内爆不对称性随腔长和时间变化的物理机制。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