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振荡模型及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上一篇

下一篇

陈石, 王辉, 沈胜强, 梁刚涛. 2013: 液滴振荡模型及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物理学报, null(20): 312-317. doi: 10.7498/aps.62.204702
引用本文: 陈石, 王辉, 沈胜强, 梁刚涛. 2013: 液滴振荡模型及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物理学报, null(20): 312-317. doi: 10.7498/aps.62.204702
Chen Shi, Wang Hui, Shen Sheng-Qiang, Liang Gang-Tao. 2013: The drop oscillation model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0): 312-317. doi: 10.7498/aps.62.204702
Citation: Chen Shi, Wang Hui, Shen Sheng-Qiang, Liang Gang-Tao. 2013: The drop oscillation model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0): 312-317. doi: 10.7498/aps.62.204702

液滴振荡模型及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The drop oscillation model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 摘要: 由于碰撞壁面后液滴内部流动的复杂性,以及气-液-固三相间的相互作用,对液滴碰撞壁面形态变化的数学理论研究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所见者多为实验和数值模拟。本文通过对液滴受力状态的分析,得到了惯性力、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带经验系数的表达式,并进一步建立了液滴碰撞壁面振荡模型,得到了液滴铺展半径的振荡表达式,以及表面张力、黏性系数等参数对液滴铺展的影响。最后通过与液滴衰减振荡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确定了液滴振荡模型中的修正系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9
  • HTML全文浏览数:  198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10-30

液滴振荡模型及与数值模拟的对比

  •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大连,116024

摘要: 由于碰撞壁面后液滴内部流动的复杂性,以及气-液-固三相间的相互作用,对液滴碰撞壁面形态变化的数学理论研究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所见者多为实验和数值模拟。本文通过对液滴受力状态的分析,得到了惯性力、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带经验系数的表达式,并进一步建立了液滴碰撞壁面振荡模型,得到了液滴铺展半径的振荡表达式,以及表面张力、黏性系数等参数对液滴铺展的影响。最后通过与液滴衰减振荡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确定了液滴振荡模型中的修正系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