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三极溅射法制备CuInS2薄膜

上一篇

下一篇

于丹阳, 小林康之, 小林敏志. 2012: 直流三极溅射法制备CuInS2薄膜, 物理学报, 61(19): 490-495.
引用本文: 于丹阳, 小林康之, 小林敏志. 2012: 直流三极溅射法制备CuInS2薄膜, 物理学报, 61(19): 490-495.
2012: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of CuInS2 film by the direct current triode sputtering, Acta Physica Sinica, 61(19): 490-495.
Citation: 2012: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of CuInS2 film by the direct current triode sputtering, Acta Physica Sinica, 61(19): 490-495.

直流三极溅射法制备CuInS2薄膜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of CuInS2 film by the direct current triode sputtering

  • 摘要: 采用直流三极溅射装置制备获得了CuInS2薄膜,其中溅射靶采用一定面积比的[Cu]/[In]混合靶,反应气体采用CS2气体.本文中主要研究了0.02Pa分压反应气体条件下不同面积比的[Cu]/[Iu]混合靶和沉积基板温度对CuInS2薄膜结构和成分的影响,其中CuInS2薄膜制备所用时间为2h生长的厚度为1—2μm.通过对CuInS2薄膜的EPMA,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表明,最佳的CuInS2薄膜可在面积比[Cu]/[In]混合靶为1.4:1和可控温度(150,250和350℃)的条件下制备获得,并且其结构被确认为黄铜矿结构.通过实验结果计算出CuInS2薄膜层有约为8.9%的C杂质含量.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8
  • HTML全文浏览数:  11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10-15

直流三极溅射法制备CuInS2薄膜

  •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上海200072
  • 日本新渴大学电气电子工学研究科,小林研究室,日本950-2181

摘要: 采用直流三极溅射装置制备获得了CuInS2薄膜,其中溅射靶采用一定面积比的[Cu]/[In]混合靶,反应气体采用CS2气体.本文中主要研究了0.02Pa分压反应气体条件下不同面积比的[Cu]/[Iu]混合靶和沉积基板温度对CuInS2薄膜结构和成分的影响,其中CuInS2薄膜制备所用时间为2h生长的厚度为1—2μm.通过对CuInS2薄膜的EPMA,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表明,最佳的CuInS2薄膜可在面积比[Cu]/[In]混合靶为1.4:1和可控温度(150,250和350℃)的条件下制备获得,并且其结构被确认为黄铜矿结构.通过实验结果计算出CuInS2薄膜层有约为8.9%的C杂质含量.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