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变回旋管谐振腔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雷朝军, 喻胜, 李宏福, 牛新建, 刘迎辉, 候慎勇, 张天钟. 2012: 缓变回旋管谐振腔研究, 物理学报, 61(18): 19-24.
引用本文: 雷朝军, 喻胜, 李宏福, 牛新建, 刘迎辉, 候慎勇, 张天钟. 2012: 缓变回旋管谐振腔研究, 物理学报, 61(18): 19-24.
2012: Study on gradually-varying cavity for a gyrotron, Acta Physica Sinica, 61(18): 19-24.
Citation: 2012: Study on gradually-varying cavity for a gyrotron, Acta Physica Sinica, 61(18): 19-24.

缓变回旋管谐振腔研究

Study on gradually-varying cavity for a gyrotron

  • 摘要: 在高次模回旋管中,模式竞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得到能准确描述缓变结构谐振腔模式耦合的一阶传输线方程组;通过分析耦合系数,优化得到了一种新型光滑渐变(缓变)谐振腔.与直线连接的(折变)谐振腔相比,该腔体有更强的模式抑制能力,腔中非工作模式归一化幅值可达-100dB,输出行波段非工作模式归一化幅值可达-88.6dB.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6
  • HTML全文浏览数:  11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9-30

缓变回旋管谐振腔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成都610054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廊坊065000
  • 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成都,610054

摘要: 在高次模回旋管中,模式竞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得到能准确描述缓变结构谐振腔模式耦合的一阶传输线方程组;通过分析耦合系数,优化得到了一种新型光滑渐变(缓变)谐振腔.与直线连接的(折变)谐振腔相比,该腔体有更强的模式抑制能力,腔中非工作模式归一化幅值可达-100dB,输出行波段非工作模式归一化幅值可达-88.6dB.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