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吴涛, 黄华, 王淦平, 金晓, 刘振帮, 陈昭福, 任屹灏, 陈永东, 王清源. 2012: 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研究, 物理学报, 61(18): 253-261.
引用本文: 吴涛, 黄华, 王淦平, 金晓, 刘振帮, 陈昭福, 任屹灏, 陈永东, 王清源. 2012: 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研究, 物理学报, 61(18): 253-261.
2012: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research of the fan-shaped multi-beam intense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Acta Physica Sinica, 61(18): 253-261.
Citation: 2012: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research of the fan-shaped multi-beam intense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Acta Physica Sinica, 61(18): 253-261.

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研究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research of the fan-shaped multi-beam intense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 摘要: 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相对于常规相对论速调管,每注电子束具有更低的导流系数和更低的空间电荷力,却具有更高的束波转换效率.本文基于这方面的需求,通过三维软件模拟与实验研究了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通过建立电子枪的三维模型,分析了阴极端面静电场的分布及其对电子柬产生的影响;通过粒子模拟获得了发射束流,然后通过粒子跟踪仿真,得到了电子束在空心漂移管和多扇形孔漂移管中传输的束斑图,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解释.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在空心漂移管传输过程中不仅绕束自身中心旋转,还绕系统的中心旋转,通过旋转多扇形孔漂移管实现对中的方法可提高传输效率.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3
  • HTML全文浏览数:  9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9-30

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成都61005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实验室,绵阳621900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实验室,绵阳,621900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成都,610054

摘要: 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相对于常规相对论速调管,每注电子束具有更低的导流系数和更低的空间电荷力,却具有更高的束波转换效率.本文基于这方面的需求,通过三维软件模拟与实验研究了扇形多注强流相对论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通过建立电子枪的三维模型,分析了阴极端面静电场的分布及其对电子柬产生的影响;通过粒子模拟获得了发射束流,然后通过粒子跟踪仿真,得到了电子束在空心漂移管和多扇形孔漂移管中传输的束斑图,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解释.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在空心漂移管传输过程中不仅绕束自身中心旋转,还绕系统的中心旋转,通过旋转多扇形孔漂移管实现对中的方法可提高传输效率.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