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状冷凝过程液滴自由表面温度场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兰忠, 朱霞, 彭本利, 林勐, 马学虎. 2012: 滴状冷凝过程液滴自由表面温度场分析, 物理学报, 61(15): 96-103.
引用本文: 兰忠, 朱霞, 彭本利, 林勐, 马学虎. 2012: 滴状冷凝过程液滴自由表面温度场分析, 物理学报, 61(15): 96-103.
2012: The analysis of droplet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 during dropwise condensation process, Acta Physica Sinica, 61(15): 96-103.
Citation: 2012: The analysis of droplet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 during dropwise condensation process, Acta Physica Sinica, 61(15): 96-103.

滴状冷凝过程液滴自由表面温度场分析

The analysis of droplet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 during dropwise condensation process

  • 摘要: 对于滴状冷凝过程及其传热强化机理,一般通过分析冷凝壁面上液滴分布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并且将单个液滴视为稳定的个体,很少涉及液滴内部运动特征.本文通过红外热像仪观测了纯蒸气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运动时自由表面温度场的演化过程.发现在疏水壁面上,液滴由于合并或脱落而发生移动过程中,其自由表面温度先降低,而后升高并高于移动前温度.通过分析疏水表面上液滴移动过程的物理模型,认为液滴移动时表面液膜发生履带式滚动现象,或者发生液滴内部与自由表面附近的液体间形成对流和掺混现象.对液滴运动时表面温度演变规律的分析表明:触发液滴表面发生持续冷凝可能需要克服一个临界过冷度,当气液间温差超过该临界值时才诱发冷凝;液滴合并或脱落等整体运动过程,导致了液滴内部的运动特征,并促进了较大尺寸液滴表面发生直接冷凝,这为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39
  • HTML全文浏览数:  10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8-15

滴状冷凝过程液滴自由表面温度场分析

  •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大连,116024

摘要: 对于滴状冷凝过程及其传热强化机理,一般通过分析冷凝壁面上液滴分布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并且将单个液滴视为稳定的个体,很少涉及液滴内部运动特征.本文通过红外热像仪观测了纯蒸气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运动时自由表面温度场的演化过程.发现在疏水壁面上,液滴由于合并或脱落而发生移动过程中,其自由表面温度先降低,而后升高并高于移动前温度.通过分析疏水表面上液滴移动过程的物理模型,认为液滴移动时表面液膜发生履带式滚动现象,或者发生液滴内部与自由表面附近的液体间形成对流和掺混现象.对液滴运动时表面温度演变规律的分析表明:触发液滴表面发生持续冷凝可能需要克服一个临界过冷度,当气液间温差超过该临界值时才诱发冷凝;液滴合并或脱落等整体运动过程,导致了液滴内部的运动特征,并促进了较大尺寸液滴表面发生直接冷凝,这为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