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悬挂键导致硅纳米线掺杂失效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梁培, 刘阳, 王乐, 吴珂, 董前民, 李晓艳. 2012: 表面悬挂键导致硅纳米线掺杂失效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61(15): 142-146.
引用本文: 梁培, 刘阳, 王乐, 吴珂, 董前民, 李晓艳. 2012: 表面悬挂键导致硅纳米线掺杂失效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61(15): 142-146.
2012: Investigation of the doping failure induced by DB in the SiNWs using first principles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61(15): 142-146.
Citation: 2012: Investigation of the doping failure induced by DB in the SiNWs using first principles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61(15): 142-146.

表面悬挂键导致硅纳米线掺杂失效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Investigation of the doping failure induced by DB in the SiNWs using first principles method

  • 摘要: 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计算了B/N单掺杂SiNWs,以及含有表面悬挂键的B/N单掺杂硅纳米线的总能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悬挂键的出现会导致单原子掺杂失效.能带结构分析表明,B/N掺杂的H钝化的SiNWs表现出正常的p/n特性,而表面悬挂键(dangling binding,DB)的存在会导致P型(B原子)或者n型(N原子)掺杂失效;其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表面悬挂键所引入的缺陷能级俘获了n型杂质(p型杂质)所带来的电子(空穴);利用小分子(SO_2)吸附饱和悬挂键可以起到激活杂质的作用,进而实现Si纳米线的有效掺杂.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8
  • HTML全文浏览数:  9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8-15

表面悬挂键导致硅纳米线掺杂失效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杭州,310018
  • 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杭州310018/浙江大学信息学部,杭州310018

摘要: 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计算了B/N单掺杂SiNWs,以及含有表面悬挂键的B/N单掺杂硅纳米线的总能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悬挂键的出现会导致单原子掺杂失效.能带结构分析表明,B/N掺杂的H钝化的SiNWs表现出正常的p/n特性,而表面悬挂键(dangling binding,DB)的存在会导致P型(B原子)或者n型(N原子)掺杂失效;其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表面悬挂键所引入的缺陷能级俘获了n型杂质(p型杂质)所带来的电子(空穴);利用小分子(SO_2)吸附饱和悬挂键可以起到激活杂质的作用,进而实现Si纳米线的有效掺杂.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