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环双体尺寸和耦合效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孙中华, 王红艳, 王辉, 张志东, 张中月. 2012: 金纳米环双体尺寸和耦合效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61(12): 400-407.
引用本文: 孙中华, 王红艳, 王辉, 张志东, 张中月. 2012: 金纳米环双体尺寸和耦合效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影响, 物理学报, 61(12): 400-407.
2012: Effects of size and electric field coupling on the surface plasmon properties of gold nanoring dimer structures, Acta Physica Sinica, 61(12): 400-407.
Citation: 2012: Effects of size and electric field coupling on the surface plasmon properties of gold nanoring dimer structures, Acta Physica Sinica, 61(12): 400-407.

金纳米环双体尺寸和耦合效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size and electric field coupling on the surface plasmon properties of gold nanoring dimer structures

  • 摘要: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纳米环双体的消光光谱及其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金纳米环双体在耦合作用下的共振消光峰对应着不同振动模式,改变金纳米环双体的排列方式、间距和尺寸大小,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消光峰发生红移或蓝移.因此可以通过对金纳米环双体结构参数和排列方式的设定,调节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消光峰的位置.电场分布表明,水平排列的金纳米环双体较单个金纳米环产生更强的局部表面增强电场.适当的小间距,较大的内外半径的金纳米环水平阵列更适合做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衬底,在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2
  • HTML全文浏览数:  9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6-30

金纳米环双体尺寸和耦合效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影响

  •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31
  •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纳米环双体的消光光谱及其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金纳米环双体在耦合作用下的共振消光峰对应着不同振动模式,改变金纳米环双体的排列方式、间距和尺寸大小,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消光峰发生红移或蓝移.因此可以通过对金纳米环双体结构参数和排列方式的设定,调节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消光峰的位置.电场分布表明,水平排列的金纳米环双体较单个金纳米环产生更强的局部表面增强电场.适当的小间距,较大的内外半径的金纳米环水平阵列更适合做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衬底,在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