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特性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许俊敏, 胡小会, 孙立涛. 2012: 铂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61(2): 400-404.
引用本文: 许俊敏, 胡小会, 孙立涛. 2012: 铂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特性研究, 物理学报, 61(2): 400-404.
2012: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latinum doped armchair graphene nanoribbons, Acta Physica Sinica, 61(2): 400-404.
Citation: 2012: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latinum doped armchair graphene nanoribbons, Acta Physica Sinica, 61(2): 400-404.

铂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特性研究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latinum doped armchair graphene nanoribbons

  •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铂原子填充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AGNR)中双空位结构的电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铂原子的掺杂位置,可以实现纳米带循环经历小带隙半导体一金属一大带隙半导体的相变过程;纳米带边缘位置是铂原子掺杂的最稳定位置,边缘掺杂纳米带的带隙值随宽度的变化与本征AGNR一样可用三簇曲线表示,但在较大宽度时简并成两条曲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带隙值的振荡;并且铂原子边缘掺杂导致宽度系数Na=3p和3p+1(p是一个整数)的几个较窄纳米带的带隙中出现杂质能级,有效地降低了其过大的带隙值.此外,铂掺杂.AGNR的能带结构对掺杂浓度不是很敏感,从而降低了对实验精度的挑战.本文的计算有利于推动石墨烯纳米带在纳米电子学方面的应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0
  • HTML全文浏览数:  46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1-30

铂掺杂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学特性研究

  • 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EU—FEI纳皮米中心,南京210096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铂原子填充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AGNR)中双空位结构的电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铂原子的掺杂位置,可以实现纳米带循环经历小带隙半导体一金属一大带隙半导体的相变过程;纳米带边缘位置是铂原子掺杂的最稳定位置,边缘掺杂纳米带的带隙值随宽度的变化与本征AGNR一样可用三簇曲线表示,但在较大宽度时简并成两条曲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带隙值的振荡;并且铂原子边缘掺杂导致宽度系数Na=3p和3p+1(p是一个整数)的几个较窄纳米带的带隙中出现杂质能级,有效地降低了其过大的带隙值.此外,铂掺杂.AGNR的能带结构对掺杂浓度不是很敏感,从而降低了对实验精度的挑战.本文的计算有利于推动石墨烯纳米带在纳米电子学方面的应用.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