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TiO_2颗粒界面接触对电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许双英, 胡林华, 李文欣, 戴松元. 2011: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TiO_2颗粒界面接触对电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物理学报, 60(11): 504-509.
引用本文: 许双英, 胡林华, 李文欣, 戴松元. 2011: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TiO_2颗粒界面接触对电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物理学报, 60(11): 504-509.
2011: Effect of interface contacts between TiO_2 particles on electron transport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cta Physica Sinica, 60(11): 504-509.
Citation: 2011: Effect of interface contacts between TiO_2 particles on electron transport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cta Physica Sinica, 60(11): 504-509.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TiO_2颗粒界面接触对电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Effect of interface contacts between TiO_2 particles on electron transport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和不同温度曲线烧结TiO2薄膜,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低温下多孔薄膜中TiO2颗粒之间呈现点接触,510℃烧结后TiO2颗粒间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近邻颗粒数增多,接触面积增大.同时采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技术,研究了不同颗粒接触方式和接触面积对电子传输与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0—510℃之间,随着烧结温度提高,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电子传输时间(τd)缩短,电子有效扩散长度(Ln)增大,暗电流减小;当烧结温度达到550℃时,薄膜比表面积减小,多孔结构坍塌,表面态密度增大,电子传输时间(τd)增大.电池光伏特性研究表明:在480—510℃范围内烧结得到的TiO2薄膜,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最佳,电池效率(η)最好.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1
  • HTML全文浏览数:  2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11-30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TiO_2颗粒界面接触对电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和不同温度曲线烧结TiO2薄膜,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低温下多孔薄膜中TiO2颗粒之间呈现点接触,510℃烧结后TiO2颗粒间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近邻颗粒数增多,接触面积增大.同时采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技术,研究了不同颗粒接触方式和接触面积对电子传输与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0—510℃之间,随着烧结温度提高,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电子传输时间(τd)缩短,电子有效扩散长度(Ln)增大,暗电流减小;当烧结温度达到550℃时,薄膜比表面积减小,多孔结构坍塌,表面态密度增大,电子传输时间(τd)增大.电池光伏特性研究表明:在480—510℃范围内烧结得到的TiO2薄膜,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最佳,电池效率(η)最好.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