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分子电子碰撞电离和解离的实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许慎跃, 马新文, 任雪光, T. Pfluger, A. Dorn, J. Ullrich. 2011: 甲烷分子电子碰撞电离和解离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0(9): 284-289.
引用本文: 许慎跃, 马新文, 任雪光, T. Pfluger, A. Dorn, J. Ullrich. 2011: 甲烷分子电子碰撞电离和解离的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0(9): 284-289.
2011: Dissociative ionization of methane by 54 eV electron impact, Acta Physica Sinica, 60(9): 284-289.
Citation: 2011: Dissociative ionization of methane by 54 eV electron impact, Acta Physica Sinica, 60(9): 284-289.

甲烷分子电子碰撞电离和解离的实验研究

Dissociative ionization of methane by 54 eV electron impact

  • 摘要: 本文利用反应显微成像技术(reaction microscope)研究了54eV电子入射甲烷分子导致的电离解离过程,详细分析了电离解离产生的CH2+,CH+,C+离子碎片的动能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入射能量下产生CH2+,CH+,C+离子碎片主要贡献来自2a1内价轨道电子的直接电离过程产生的离子态(2a1)-1和1t2外价轨道电子的电离加激发过程产生的离子态(1t2)-2(3a1)的解离,离子的动能与产生这些碎片离子的初始能态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其中小于0.1eV的低能离子碎片主要来源于(2a1)-1态的解离,同时(1t2)-2(3a1)态也有贡献;动能在0.1到0.3eV之间的离子,两种能态的贡献相当;而动能大于0.4eV的离子碎片几乎全部来源于(1t2)-2(3a1)态.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72
  • HTML全文浏览数:  6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9-30

甲烷分子电子碰撞电离和解离的实验研究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Max-Planck-Institut fur Kernphysik, Saupfercheckwegl, 69117 Heidelberg, Germany/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 Max-Planck-Institut fur Kernphysik, Saupfercheckwegl, 69117 Heidelberg, Germany

摘要: 本文利用反应显微成像技术(reaction microscope)研究了54eV电子入射甲烷分子导致的电离解离过程,详细分析了电离解离产生的CH2+,CH+,C+离子碎片的动能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入射能量下产生CH2+,CH+,C+离子碎片主要贡献来自2a1内价轨道电子的直接电离过程产生的离子态(2a1)-1和1t2外价轨道电子的电离加激发过程产生的离子态(1t2)-2(3a1)的解离,离子的动能与产生这些碎片离子的初始能态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其中小于0.1eV的低能离子碎片主要来源于(2a1)-1态的解离,同时(1t2)-2(3a1)态也有贡献;动能在0.1到0.3eV之间的离子,两种能态的贡献相当;而动能大于0.4eV的离子碎片几乎全部来源于(1t2)-2(3a1)态.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