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上一篇

下一篇

贺平逆, 吕晓丹, 赵成利, 宁建平, 秦尤敏, 苟富均. 2011: 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60(9): 474-479.
引用本文: 贺平逆, 吕晓丹, 赵成利, 宁建平, 秦尤敏, 苟富均. 2011: 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物理学报, 60(9): 474-479.
2011: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energy effects on atorn F interaction with SiC(100), Acta Physica Sinica, 60(9): 474-479.
Citation: 2011: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energy effects on atorn F interaction with SiC(100), Acta Physica Sinica, 60(9): 474-479.

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energy effects on atorn F interaction with SiC(100)

  •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F原子(能量在0.5—15eV之间)与表面温度为300K的SiC(100)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考察了不同能量下稳定含F反应层的形成过程和沉积、刻蚀过程的关系以及稳定含F反应层对刻蚀的影响.揭示了低能F原子刻蚀SiC的微观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伴随着入射F原子在表面的沉积量达到饱和,SiC表面将形成一个稳定的含F反应层.在入射能量小于6eV时,反应层主要成分为SiF3,最表层为Si-F层.入射能量大于6eV时,反应层主要成分为SiF.但是由于最表层Si的刻蚀导致表层为C-F层.这个C-F层的形成将阻缓硅的进一步刻蚀.在入射能量小于6eV时,F极难对SiC进行刻蚀.在入射能量达到15eV时,开始出现C的刻蚀.刻蚀率随入射能量增加而增加,主要的刻蚀产物为SiF4,表明Si的刻蚀主要通过化学刻蚀方式.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6
  • HTML全文浏览数:  2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9-30

F原子与SiC(100)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贵州大学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作用研究所,贵阳550025/贵州大学理学院,贵阳550025
  • 贵州大学等离子体与材料表面作用研究所,贵阳,550025
  •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荷兰皇家科学院等离子体所,荷兰2300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F原子(能量在0.5—15eV之间)与表面温度为300K的SiC(100)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考察了不同能量下稳定含F反应层的形成过程和沉积、刻蚀过程的关系以及稳定含F反应层对刻蚀的影响.揭示了低能F原子刻蚀SiC的微观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伴随着入射F原子在表面的沉积量达到饱和,SiC表面将形成一个稳定的含F反应层.在入射能量小于6eV时,反应层主要成分为SiF3,最表层为Si-F层.入射能量大于6eV时,反应层主要成分为SiF.但是由于最表层Si的刻蚀导致表层为C-F层.这个C-F层的形成将阻缓硅的进一步刻蚀.在入射能量小于6eV时,F极难对SiC进行刻蚀.在入射能量达到15eV时,开始出现C的刻蚀.刻蚀率随入射能量增加而增加,主要的刻蚀产物为SiF4,表明Si的刻蚀主要通过化学刻蚀方式.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