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压缩下颗粒物质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毕忠伟, 孙其诚, 刘建国, 金峰, 张楚汉. 2011: 双轴压缩下颗粒物质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 物理学报, 60(3): 366-375.
引用本文: 毕忠伟, 孙其诚, 刘建国, 金峰, 张楚汉. 2011: 双轴压缩下颗粒物质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 物理学报, 60(3): 366-375.
Bi Zhong-Wei, Sun Qi-Cheng, Liu Jian-Guo, Jin Feng, Zhang Chu-Han. 2011: Development of shear band in a granular material in biaxial tests, Acta Physica Sinica, 60(3): 366-375.
Citation: Bi Zhong-Wei, Sun Qi-Cheng, Liu Jian-Guo, Jin Feng, Zhang Chu-Han. 2011: Development of shear band in a granular material in biaxial tests, Acta Physica Sinica, 60(3): 366-375.

双轴压缩下颗粒物质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

Development of shear band in a granular material in biaxial tests

  • 摘要: 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双轴压缩的颗粒体系在刚性边界约束下,局部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注重分析了细观的体积分数、配位数、颗粒旋转角度等参数以及力链结构形态的演变.并从颗粒体系jamming相图中J点附近的边壁压强和配位数随体积分数的标度规律出发,分析了剪切带内外的体积分数和配位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剪切带形成于颗粒体系的塑性变形开始阶段,此时体系发生剪胀,颗粒体积分数减小,颗粒体系抵抗旋转的能力降低,开始出现细小剪切带,随着轴向应变的继续,细小剪切带发生连接,最终导致贯穿性优势剪切带形成,且剪切带的方向与Arthur理论更加符合.同时发现剪切带内外的颗粒体积分数和配位数等细观参数差异较大,结合J点对应的临界体积分数,可以判断在剪切带内部为unjammed体系,而外部为jammed体系,亦即沿剪切带界面发生了相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0
  • HTML全文浏览数:  3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3-30

双轴压缩下颗粒物质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

  •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 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双轴压缩的颗粒体系在刚性边界约束下,局部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注重分析了细观的体积分数、配位数、颗粒旋转角度等参数以及力链结构形态的演变.并从颗粒体系jamming相图中J点附近的边壁压强和配位数随体积分数的标度规律出发,分析了剪切带内外的体积分数和配位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剪切带形成于颗粒体系的塑性变形开始阶段,此时体系发生剪胀,颗粒体积分数减小,颗粒体系抵抗旋转的能力降低,开始出现细小剪切带,随着轴向应变的继续,细小剪切带发生连接,最终导致贯穿性优势剪切带形成,且剪切带的方向与Arthur理论更加符合.同时发现剪切带内外的颗粒体积分数和配位数等细观参数差异较大,结合J点对应的临界体积分数,可以判断在剪切带内部为unjammed体系,而外部为jammed体系,亦即沿剪切带界面发生了相变.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