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淳民, 朱兰艳. 2010: 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研究, 物理学报, 59(2): 989-997.
引用本文: 张淳民, 朱兰艳. 2010: 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研究, 物理学报, 59(2): 989-997.
Zhang Chun-Min, Zhu Lan-Yan. 2010: Influence of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n the modulation depth and interferential intensity of a new polarizing atmospheric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Acta Physica Sinica, 59(2): 989-997.
Citation: Zhang Chun-Min, Zhu Lan-Yan. 2010: Influence of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n the modulation depth and interferential intensity of a new polarizing atmospheric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Acta Physica Sinica, 59(2): 989-997.

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研究

Influence of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n the modulation depth and interferential intensity of a new polarizing atmospheric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 摘要: 简要论述了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的原理;分析了偏振风成像干涉仪的各光学部件的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给出了起偏器的偏振化方向、干涉仪两臂/4波片及出射位置处λ/4波片的光轴取向偏离理想方向时干涉仪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理论表达式;采用计算机模拟分别给出了调制度随各偏角变化的曲面图及风速、温度反演误差随各偏角变化的曲线图;给出了温度精度为5 K、风速精度为20 m/s时偏振化方向的误差容限.该研究对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的研究、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高层大气光学被动探测以及空间探测、对地观测都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6
  • HTML全文浏览数:  7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2-28

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非平衡物质和量子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摘要: 简要论述了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的原理;分析了偏振风成像干涉仪的各光学部件的偏振化方向对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影响;给出了起偏器的偏振化方向、干涉仪两臂/4波片及出射位置处λ/4波片的光轴取向偏离理想方向时干涉仪调制度和干涉强度的理论表达式;采用计算机模拟分别给出了调制度随各偏角变化的曲面图及风速、温度反演误差随各偏角变化的曲线图;给出了温度精度为5 K、风速精度为20 m/s时偏振化方向的误差容限.该研究对新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的研究、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高层大气光学被动探测以及空间探测、对地观测都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