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陈谦, 邹欣晔, 程建春. 2006: 超声波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的研究, 物理学报, 55(12): 6476-6481.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12.048
引用本文: 陈谦, 邹欣晔, 程建春. 2006: 超声波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的研究, 物理学报, 55(12): 6476-6481.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12.048
Chen Qian, Zou Xin-Ye, Cheng Jian-Chun. 2006: Investigation of bubble dynamics in ultrasonic sonopora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55(12): 6476-6481.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12.048
Citation: Chen Qian, Zou Xin-Ye, Cheng Jian-Chun. 2006: Investigation of bubble dynamics in ultrasonic sonopora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55(12): 6476-6481.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12.048

超声波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的研究

Investigation of bubble dynamics in ultrasonic sonoporation

  • 摘要: 在超声快速制取组织细胞病理切片的过程中,发现激励信号对切片制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掌握超声激励信号对组织细胞的影响规律,达到快速制取病理切片的最佳状态,从气泡空化模型入手,通过改变激励信号频率、声压、气泡初始半径和液体黏滞系数等参量,研究了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激励机制.数值计算表明:空化泡振动随激励声压增强而升高,随液体黏滞系数增强而减弱;一定频率范围内空化泡振动能保持在膨胀、收缩和振荡的稳定空化状态,存在空化泡稳态振动的最佳激励频率;一定初始半径能保证空化泡产生稳定的振动,存在空化泡稳态振动幅度最大的初始半径.实际操作中,在频率、声压、初始半径和黏滞系数综合作用的若干空化阈内,声孔效应使超声快速法制取细胞组织切片获得最佳效果.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56
  • HTML全文浏览数:  52
  • PDF下载数:  29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超声波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的研究

  •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南京,210093

摘要: 在超声快速制取组织细胞病理切片的过程中,发现激励信号对切片制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掌握超声激励信号对组织细胞的影响规律,达到快速制取病理切片的最佳状态,从气泡空化模型入手,通过改变激励信号频率、声压、气泡初始半径和液体黏滞系数等参量,研究了声孔效应中气泡动力学激励机制.数值计算表明:空化泡振动随激励声压增强而升高,随液体黏滞系数增强而减弱;一定频率范围内空化泡振动能保持在膨胀、收缩和振荡的稳定空化状态,存在空化泡稳态振动的最佳激励频率;一定初始半径能保证空化泡产生稳定的振动,存在空化泡稳态振动幅度最大的初始半径.实际操作中,在频率、声压、初始半径和黏滞系数综合作用的若干空化阈内,声孔效应使超声快速法制取细胞组织切片获得最佳效果.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