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征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利光, 李勇, 郁鼎文, 王军. 2005: 四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征, 物理学报, 54(1): 233-23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42
引用本文: 王利光, 李勇, 郁鼎文, 王军. 2005: 四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征, 物理学报, 54(1): 233-23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42
2005: Quantum transport of four-terminal nano-molecular bridge, Acta Physica Sinica, 54(1): 233-23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42
Citation: 2005: Quantum transport of four-terminal nano-molecular bridge, Acta Physica Sinica, 54(1): 233-23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42

四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征

Quantum transport of four-terminal nano-molecular bridge

  • 摘要: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共轭分子连结而成的有四个端子的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各个端点的电子透射概率.利用Fisher-Lee关系式和电子流密度理论,在透射概率出现峰值的四个能量点E=±1.2,E=±1.49处计算了分子桥内的电子流分布.不仅得出了键电子流的最大值,而且揭示了分子内环路电子流生成和存在是由于分子轨道波函数的位相差使电子流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04
  • HTML全文浏览数:  97
  • PDF下载数:  2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5-01-30

四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征

  • 江南大学理学院,无锡,214064
  •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共轭分子连结而成的有四个端子的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各个端点的电子透射概率.利用Fisher-Lee关系式和电子流密度理论,在透射概率出现峰值的四个能量点E=±1.2,E=±1.49处计算了分子桥内的电子流分布.不仅得出了键电子流的最大值,而且揭示了分子内环路电子流生成和存在是由于分子轨道波函数的位相差使电子流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