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掺杂对Li(Co,Al)O2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徐晓光, 王春忠, 刘伟, 孟醒, 孙源, 陈岗. 2005: Mg掺杂对Li(Co,Al)O2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54(1): 313-31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57
引用本文: 徐晓光, 王春忠, 刘伟, 孟醒, 孙源, 陈岗. 2005: Mg掺杂对Li(Co,Al)O2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54(1): 313-31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57
2005: Ab initio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g doping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i (Co, Al) O2, Acta Physica Sinica, 54(1): 313-31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57
Citation: 2005: Ab initio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g doping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i (Co, Al) O2, Acta Physica Sinica, 54(1): 313-316.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01.057

Mg掺杂对Li(Co,Al)O2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

Ab initio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g doping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i (Co, Al) O2

  •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研究了Mg在Li(Co,Al)O2中掺杂前后的电子结构的变化.通过能带和态密度的分析,发现Mg掺杂后在价带中引入了电子空穴,同时价带展宽,这两个电子结构的显著变化是引起Li(Co,Al)O2导电率提高的主要机理.通过对Co3d电子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在二价Mg掺杂后,Li(Co,Al)O2中的Co价态升高,介于Co3+和Co4+之间.从能带计算出发,进一步定量给出了Co和O的平均价态的变化.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4
  • HTML全文浏览数:  127
  • PDF下载数:  4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5-01-30

Mg掺杂对Li(Co,Al)O2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

  • 吉林大学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研究了Mg在Li(Co,Al)O2中掺杂前后的电子结构的变化.通过能带和态密度的分析,发现Mg掺杂后在价带中引入了电子空穴,同时价带展宽,这两个电子结构的显著变化是引起Li(Co,Al)O2导电率提高的主要机理.通过对Co3d电子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在二价Mg掺杂后,Li(Co,Al)O2中的Co价态升高,介于Co3+和Co4+之间.从能带计算出发,进一步定量给出了Co和O的平均价态的变化.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