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黄晓菁, 何素贞, 吴晨旭. 2006: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55(5): 2454-2458.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5.056
引用本文: 黄晓菁, 何素贞, 吴晨旭. 2006: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报, 55(5): 2454-2458.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5.056
Huang Xiao-Jing, He Su-Zhen, Wu Chen-Xu. 2006: Interactions of CO molecules adsorbed on metallic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in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Acta Physica Sinica, 55(5): 2454-2458.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5.056
Citation: Huang Xiao-Jing, He Su-Zhen, Wu Chen-Xu. 2006: Interactions of CO molecules adsorbed on metallic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in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Acta Physica Sinica, 55(5): 2454-2458.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5.056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s of CO molecules adsorbed on metallic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in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 摘要: 建立金属纳米颗粒在外电场中的排列结构模型,用经典理论分析纳米结构金属表面上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能,包括有效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和与局域电场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和计算了纳米颗粒表面附近的局域电场.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具体给出纳米颗粒表面CO分子的分布和相互作用能,表明金属表面纳米结构使CO产生凝聚,并使分子相互作用能增加,为解释异常红外吸收效应提供依据.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1
  • HTML全文浏览数:  82
  • PDF下载数:  1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

  • 集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厦门,361021;厦门大学物理系软凝聚态研究室,厦门,361005
  • 厦门大学物理系软凝聚态研究室,厦门,361005

摘要: 建立金属纳米颗粒在外电场中的排列结构模型,用经典理论分析纳米结构金属表面上吸附的CO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能,包括有效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和与局域电场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和计算了纳米颗粒表面附近的局域电场.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具体给出纳米颗粒表面CO分子的分布和相互作用能,表明金属表面纳米结构使CO产生凝聚,并使分子相互作用能增加,为解释异常红外吸收效应提供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