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能量和力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舒瑜, 张建民, 徐可为. 2006: 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能量和力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分析, 物理学报, 55(8): 4103-4110.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8.053
引用本文: 舒瑜, 张建民, 徐可为. 2006: 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能量和力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分析, 物理学报, 55(8): 4103-4110.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8.053
Shu Yu, Zhang Jian-Min, Xu Ke-Wei. 2006: Analysis of energy and force of self-adatom on Pt(110) surface by 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atom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55(8): 4103-4110.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8.053
Citation: Shu Yu, Zhang Jian-Min, Xu Ke-Wei. 2006: Analysis of energy and force of self-adatom on Pt(110) surface by 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atom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55(8): 4103-4110.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8.053

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能量和力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分析

Analysis of energy and force of self-adatom on Pt(110) surface by 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atom method

  • 摘要: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计算了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当Pt吸附原子位于Pt(110)表面第一层原子的二重对称洞位上0.11 nm时最稳定.Pt吸附原子的最佳迁移路径是由一个二重对称洞位沿密排方向迁移到最近邻的另一个二重对称洞位.在吸附原子远离表面的过程中,将依次经过排斥、过渡和吸引等三个区域.在排斥区和过渡区,由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均为(110)面原子排列的复形,与对势理论和嵌入原子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在吸引区,由于多体相互作用及晶体中原子电子密度的非球型对称分布影响的相对增强,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更加复杂.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0
  • HTML全文浏览数:  33
  • PDF下载数:  1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6-08-30

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能量和力的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分析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710062
  •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摘要: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计算了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当Pt吸附原子位于Pt(110)表面第一层原子的二重对称洞位上0.11 nm时最稳定.Pt吸附原子的最佳迁移路径是由一个二重对称洞位沿密排方向迁移到最近邻的另一个二重对称洞位.在吸附原子远离表面的过程中,将依次经过排斥、过渡和吸引等三个区域.在排斥区和过渡区,由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均为(110)面原子排列的复形,与对势理论和嵌入原子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在吸引区,由于多体相互作用及晶体中原子电子密度的非球型对称分布影响的相对增强,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更加复杂.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