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秒和亚纳秒光学分幅图像记录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刘春平, 龚向东, 黄虹宾, 李景镇. 2010: 纳秒和亚纳秒光学分幅图像记录系统, 强激光与粒子束, 22(7): 1511-1514. doi: 10.3788/HPLPB20102207.1511
引用本文: 刘春平, 龚向东, 黄虹宾, 李景镇. 2010: 纳秒和亚纳秒光学分幅图像记录系统, 强激光与粒子束, 22(7): 1511-1514. doi: 10.3788/HPLPB20102207.1511
Liu Chunping, Gong Xiangdong, Huang Hongbin, Li Jingzhen. 2010: Nano and sub-nanosecond optical image framing recording system,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2(7): 1511-1514. doi: 10.3788/HPLPB20102207.1511
Citation: Liu Chunping, Gong Xiangdong, Huang Hongbin, Li Jingzhen. 2010: Nano and sub-nanosecond optical image framing recording system,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2(7): 1511-1514. doi: 10.3788/HPLPB20102207.1511

纳秒和亚纳秒光学分幅图像记录系统

Nano and sub-nanosecond optical image framing recording system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光学亚纳秒分幅时间多幅数字图像记录系统,能够满足激光飞片和爆磁箍缩等极端条件下,对频率在108~1010 Hz的高速摄影需求.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制约系统指标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同步、高速高压脉冲源及解决方案.利用后台集中控制加上高精度的延迟单元提供各子系统的精密同步,利用雪崩三极管阵列构造纳秒和亚纳秒级的高压脉冲源驱动电光晶体偏转,利用8位可编程模拟延迟器件DS1023-25和FPGA器件结合获得ps精度的时间延迟.实验获得了幅度4 000 V、前沿小于5 ns的脉冲,任意时长、ps级精度的同步单元,对各子系统的同步协同工作也进行了调试.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44
  • HTML全文浏览数:  41
  • PDF下载数:  2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7-30

纳秒和亚纳秒光学分幅图像记录系统

  • 深圳大学,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 提出了一种光学亚纳秒分幅时间多幅数字图像记录系统,能够满足激光飞片和爆磁箍缩等极端条件下,对频率在108~1010 Hz的高速摄影需求.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制约系统指标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同步、高速高压脉冲源及解决方案.利用后台集中控制加上高精度的延迟单元提供各子系统的精密同步,利用雪崩三极管阵列构造纳秒和亚纳秒级的高压脉冲源驱动电光晶体偏转,利用8位可编程模拟延迟器件DS1023-25和FPGA器件结合获得ps精度的时间延迟.实验获得了幅度4 000 V、前沿小于5 ns的脉冲,任意时长、ps级精度的同步单元,对各子系统的同步协同工作也进行了调试.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