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镜架系统运动学支撑连接的有限元建模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学前, 杜强, 陈晓娟, 徐有刚. 2011: 反射镜架系统运动学支撑连接的有限元建模, 强激光与粒子束, 23(7): 1835-1838. doi: 10.3788/HPLPB20112307.1835
引用本文: 陈学前, 杜强, 陈晓娟, 徐有刚. 2011: 反射镜架系统运动学支撑连接的有限元建模, 强激光与粒子束, 23(7): 1835-1838. doi: 10.3788/HPLPB20112307.1835
Chen Xueqian, Du Qiang, Chen Xiaojuan, Xu Yougang. 2011: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study on kinematic interface joints of reflector systems,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3(7): 1835-1838. doi: 10.3788/HPLPB20112307.1835
Citation: Chen Xueqian, Du Qiang, Chen Xiaojuan, Xu Yougang. 2011: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study on kinematic interface joints of reflector systems,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3(7): 1835-1838. doi: 10.3788/HPLPB20112307.1835

反射镜架系统运动学支撑连接的有限元建模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study on kinematic interface joints of reflector systems

  • 摘要: 根据反射镜架系统中运动学支撑连接的物理接触形式,采用相应的位移协调方式来模拟其连接,建立了一个镜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该镜架系统的模态及结构在地脉动载荷下的微振动分析.得到前三阶模态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小于5%,各测点的位移响应均方根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多数点位移均方根误差控制在30%以内,且各支撑连接部位的传递特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所采用的运动学支撑连接的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6
  • HTML全文浏览数:  40
  • PDF下载数:  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7-30

反射镜架系统运动学支撑连接的有限元建模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 根据反射镜架系统中运动学支撑连接的物理接触形式,采用相应的位移协调方式来模拟其连接,建立了一个镜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该镜架系统的模态及结构在地脉动载荷下的微振动分析.得到前三阶模态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小于5%,各测点的位移响应均方根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多数点位移均方根误差控制在30%以内,且各支撑连接部位的传递特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所采用的运动学支撑连接的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