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小结构单元频率选择表面实现大入射角宽频带的透波材料*

上一篇

下一篇

王丛屹, 徐成, 伍瑞新. 2014: 用最小结构单元频率选择表面实现大入射角宽频带的透波材料*, 物理学报, null(13): 137803. doi: 10.7498/aps.63.137803
引用本文: 王丛屹, 徐成, 伍瑞新. 2014: 用最小结构单元频率选择表面实现大入射角宽频带的透波材料*, 物理学报, null(13): 137803. doi: 10.7498/aps.63.137803
Wang Cong-Yi, Xu Cheng, Wu Rui-Xin. 2014: Wideband and large incident angle wave transparent material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with miniaturized element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3): 137803. doi: 10.7498/aps.63.137803
Citation: Wang Cong-Yi, Xu Cheng, Wu Rui-Xin. 2014: Wideband and large incident angle wave transparent material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with miniaturized element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3): 137803. doi: 10.7498/aps.63.137803

用最小结构单元频率选择表面实现大入射角宽频带的透波材料*

Wideband and large incident angle wave transparent material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with miniaturized elements

  • 摘要: 不同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FSS),最小单元频率选择表面(mFSS)的工作频率取决于其基本结构单元中金属结构的内禀电容和电感,而不是单元的结构共振频率。本文围绕用mFSS构建带通型透波材料,在分析了金属缝隙和金属线的内禀电容和电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属缝隙和金属线为基本单元的透波材料模型,研究了mFSS单元结构参数、等效电路参数和电波入射角对透波性能和带宽的影响,设计制备了工作在10 GHz的透波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透波材料具有工作频带宽,对电磁波入射角度和极化方向不敏感等优点,在垂直入射时的-1 dB带宽达到40%,即使在大入射角(60?)下依然有很好的传输性能,-1 dB带宽接近20%。实际制备的透波材料样品的测试结果和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 mFSS的上述特性极大扩展了透波材料的应用场合,特别适用于雷达罩和天线罩等应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24
  • HTML全文浏览数:  19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7-15

用最小结构单元频率选择表面实现大入射角宽频带的透波材料*

  •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 不同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FSS),最小单元频率选择表面(mFSS)的工作频率取决于其基本结构单元中金属结构的内禀电容和电感,而不是单元的结构共振频率。本文围绕用mFSS构建带通型透波材料,在分析了金属缝隙和金属线的内禀电容和电感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属缝隙和金属线为基本单元的透波材料模型,研究了mFSS单元结构参数、等效电路参数和电波入射角对透波性能和带宽的影响,设计制备了工作在10 GHz的透波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透波材料具有工作频带宽,对电磁波入射角度和极化方向不敏感等优点,在垂直入射时的-1 dB带宽达到40%,即使在大入射角(60?)下依然有很好的传输性能,-1 dB带宽接近20%。实际制备的透波材料样品的测试结果和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 mFSS的上述特性极大扩展了透波材料的应用场合,特别适用于雷达罩和天线罩等应用。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