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及成型技术现状和展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王高, 王晓晨, 刘婷, 刘如川, 刘雳宇. 2016: 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及成型技术现状和展望, 物理学报, 65(18): 173-181. doi: 10.7498/aps.65.188705
引用本文: 王高, 王晓晨, 刘婷, 刘如川, 刘雳宇. 2016: 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及成型技术现状和展望, 物理学报, 65(18): 173-181. doi: 10.7498/aps.65.188705
Wang Gao, Wang Xiao-Chen, Liu Ting, Liu Ru-Chuan, Liu Li-Yu. 2016: In vitro experimental models and their molding technology of tumor cell, Acta Physica Sinica, 65(18): 173-181. doi: 10.7498/aps.65.188705
Citation: Wang Gao, Wang Xiao-Chen, Liu Ting, Liu Ru-Chuan, Liu Li-Yu. 2016: In vitro experimental models and their molding technology of tumor cell, Acta Physica Sinica, 65(18): 173-181. doi: 10.7498/aps.65.188705

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及成型技术现状和展望

In vitro experimental models and their molding technology of tumor cell

  • 摘要: 传统的癌症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小白鼠的活体组织切片了解肿瘤的形成及癌症的各阶段发展情况,相比于活体实验,癌细胞的体外实验因为可以灵活地操控实验变量和实时观测癌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特点从而得以快速发展.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诸如培养皿二维环境中培养的细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实际所处的三维环境中的细胞行为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借助于微加工和微流体技术以及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3D打印技术、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和水凝胶的紫外光固化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癌细胞体外三维实验模型得以制造并用于癌症的研究.但同时,现有的技术也面临着精度与速度的矛盾和模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问题.本文讨论了二维及三维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实验的模型及制造技术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未来几年三维实验模型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思路.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1
  • HTML全文浏览数:  5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及成型技术现状和展望

  •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重庆,401331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北京 100190

摘要: 传统的癌症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小白鼠的活体组织切片了解肿瘤的形成及癌症的各阶段发展情况,相比于活体实验,癌细胞的体外实验因为可以灵活地操控实验变量和实时观测癌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特点从而得以快速发展.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诸如培养皿二维环境中培养的细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实际所处的三维环境中的细胞行为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借助于微加工和微流体技术以及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3D打印技术、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和水凝胶的紫外光固化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癌细胞体外三维实验模型得以制造并用于癌症的研究.但同时,现有的技术也面临着精度与速度的矛盾和模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问题.本文讨论了二维及三维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实验的模型及制造技术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未来几年三维实验模型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思路.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