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子发芽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闫峻, 冯硕, 吴韬, LIU Rong-hua, TSAO Rong. 2018: 亚麻子发芽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质谱学报, 39(1): 112-119. doi: 10.7538/zpxb.2017.0003
引用本文: 闫峻, 冯硕, 吴韬, LIU Rong-hua, TSAO Rong. 2018: 亚麻子发芽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质谱学报, 39(1): 112-119. doi: 10.7538/zpxb.2017.0003
YAN Jun, FENG Shuo, WU Tao, LIU Rong-hua, Tsao Rong. 2018: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xseed during Germin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 39(1): 112-119. doi: 10.7538/zpxb.2017.0003
Citation: YAN Jun, FENG Shuo, WU Tao, LIU Rong-hua, Tsao Rong. 2018: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xseed during Germin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 39(1): 112-119. doi: 10.7538/zpxb.2017.0003

亚麻子发芽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xseed during Germination

  •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HPLC/MS2)技术对不同发芽时间(0~8天)的亚麻子芽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亚麻子发芽前后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法(DPPH)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对亚麻子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75 mL/min,柱温25 ℃,全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相比于亚麻子,在亚麻子芽样品中鉴定出12种新化合物,包括糖类、嘌呤类、核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这12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增加,亚麻子芽中的总黄酮、总多酚类成分的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加.该方法可为亚麻子作为保健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
  • HTML全文浏览数:  12
  • PDF下载数:  1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2-28

亚麻子发芽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加拿大农业部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安大略 圭尔夫 N1G5C9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 加拿大农业部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安大略 圭尔夫 N1G5C9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HPLC/MS2)技术对不同发芽时间(0~8天)的亚麻子芽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亚麻子发芽前后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法(DPPH)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对亚麻子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75 mL/min,柱温25 ℃,全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相比于亚麻子,在亚麻子芽样品中鉴定出12种新化合物,包括糖类、嘌呤类、核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这12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增加,亚麻子芽中的总黄酮、总多酚类成分的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加.该方法可为亚麻子作为保健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