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的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刘新国, 李强, 杜晓刚, 王阳萍, 戴中颖, 叶飞, 吴庆丰, 金晓东, 李萍, 党建武. 2010: 初步的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 原子核物理评论, 27(4): 480-487.
引用本文: 刘新国, 李强, 杜晓刚, 王阳萍, 戴中颖, 叶飞, 吴庆丰, 金晓东, 李萍, 党建武. 2010: 初步的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 原子核物理评论, 27(4): 480-487.
LIU Xin-guo, LI Qiang, DU Xiao-gang, WANG Yang-ping, DAI Zhong-ying, YE Fei, WU Qing-feng, JIN Xiao-dong, LI Ping, DANG Jian-wu. 2010: A Preliminary Version of Heavy 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at IMP, Nuclear Physics Review, 27(4): 480-487.
Citation: LIU Xin-guo, LI Qiang, DU Xiao-gang, WANG Yang-ping, DAI Zhong-ying, YE Fei, WU Qing-feng, JIN Xiao-dong, LI Ping, DANG Jian-wu. 2010: A Preliminary Version of Heavy 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at IMP, Nuclear Physics Review, 27(4): 480-487.

初步的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

A Preliminary Version of Heavy 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at IMP

  • 摘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基于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HIRFL-CSR),在被动型束流配送系统下采用二维分层适形照射治疗技术开展重离子治癌临床试验研究.为了更好地利用重离子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生物物理优势并保障重离子临床治疗试验的顺利实施,一个初级版本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已经设计完成.此计划系统是针对被动型束流配送系统下的二维分层适形照射治疗方式来进行设计的.介绍了此系统的设计框架、可提供的功能以及利用宽束算法进行剂量计算在此系统中的实现.通过人体仿真体模实验证实由该治疗计划系统给出的靶区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在5%之内.最后讨论了设计较为完备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仍需解决的问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5
  • HTML全文浏览数:  6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12-20

初步的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基于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HIRFL-CSR),在被动型束流配送系统下采用二维分层适形照射治疗技术开展重离子治癌临床试验研究.为了更好地利用重离子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生物物理优势并保障重离子临床治疗试验的顺利实施,一个初级版本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已经设计完成.此计划系统是针对被动型束流配送系统下的二维分层适形照射治疗方式来进行设计的.介绍了此系统的设计框架、可提供的功能以及利用宽束算法进行剂量计算在此系统中的实现.通过人体仿真体模实验证实由该治疗计划系统给出的靶区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偏差在5%之内.最后讨论了设计较为完备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仍需解决的问题.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