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目标背景对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毅, 范伟, 饶瑞中. 2004: 大气中目标背景对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16(7): 848-852.
引用本文: 王毅, 范伟, 饶瑞中. 2004: 大气中目标背景对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16(7): 848-852.
2004: Analysis on the object-background contrast by numerical radiative transfer computati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6(7): 848-852.
Citation: 2004: Analysis on the object-background contrast by numerical radiative transfer computati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6(7): 848-852.

大气中目标背景对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Analysis on the object-background contrast by numerical radiative transfer computation

  • 摘要: 从辐射传输理论出发,利用离散纵标法软件包(DISORT),计算了典型大气条件下0.55μm波长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分析了观察者的天顶角和方位角、水平能见度、垂直高度、太阳的天顶角和方位角以及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对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背景对比度随着观察者天顶角余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太阳天顶角余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观察者和太阳方位角差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平能见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增加而减小.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4
  • HTML全文浏览数:  28
  • PDF下载数:  5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4-07-30

大气中目标背景对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 从辐射传输理论出发,利用离散纵标法软件包(DISORT),计算了典型大气条件下0.55μm波长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分析了观察者的天顶角和方位角、水平能见度、垂直高度、太阳的天顶角和方位角以及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对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背景对比度随着观察者天顶角余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太阳天顶角余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观察者和太阳方位角差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平能见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增加而减小.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