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电爆过程的电流导入机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毕学松, 朱亮, 杨富龙. 2012: 丝电爆过程的电流导入机理, 物理学报, 61(7): 500-505.
引用本文: 毕学松, 朱亮, 杨富龙. 2012: 丝电爆过程的电流导入机理, 物理学报, 61(7): 500-505.
2012: Mechanism of current inj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1(7): 500-505.
Citation: 2012: Mechanism of current inj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1(7): 500-505.

丝电爆过程的电流导入机理

Mechanism of current inj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 摘要: 丝电爆制备纳米粉时,电流从电极导入金属丝的过程直接影响电极烧损和粉末中微米级大颗粒产生.分别通过接触和气体放电两种方式导入电流进行电爆试验.结果表明,光测量装置检测到的丝端部光电流几乎与回路放电电流同时产生,而中间位置的光电流则要滞后一段时间;由探针收集的产物确定,金属丝端部主要形成熔融粒子,中间部分主要形成气相粒子.分析可知,接触方式导入电流时,丝端部也存在气体放电现象,大电流主要通过气体放电形成的等离子体导入.等离子体对电流的旁路作用会阻碍能量向金属丝沉积,这是产生微米级大颗粒和"积瘤"主要原因.通过气体放电方式导入电流时,电极烧损明显减轻,并可以避免"积瘤"产生.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5
  • HTML全文浏览数:  6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4-15

丝电爆过程的电流导入机理

  •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摘要: 丝电爆制备纳米粉时,电流从电极导入金属丝的过程直接影响电极烧损和粉末中微米级大颗粒产生.分别通过接触和气体放电两种方式导入电流进行电爆试验.结果表明,光测量装置检测到的丝端部光电流几乎与回路放电电流同时产生,而中间位置的光电流则要滞后一段时间;由探针收集的产物确定,金属丝端部主要形成熔融粒子,中间部分主要形成气相粒子.分析可知,接触方式导入电流时,丝端部也存在气体放电现象,大电流主要通过气体放电形成的等离子体导入.等离子体对电流的旁路作用会阻碍能量向金属丝沉积,这是产生微米级大颗粒和"积瘤"主要原因.通过气体放电方式导入电流时,电极烧损明显减轻,并可以避免"积瘤"产生.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