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滚筒内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离散单元模拟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高红利, 陈友川, 赵永志, 郑津洋. 2011: 薄滚筒内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离散单元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60(12): 325-332.
引用本文: 高红利, 陈友川, 赵永志, 郑津洋. 2011: 薄滚筒内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离散单元模拟研究, 物理学报, 60(12): 325-332.
2011: Simulation of mixing process for size-type binary wet particulate systems in a rotating horizontal drum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60(12): 325-332.
Citation: 2011: Simulation of mixing process for size-type binary wet particulate systems in a rotating horizontal drum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60(12): 325-332.

薄滚筒内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离散单元模拟研究

Simulation of mixing process for size-type binary wet particulate systems in a rotating horizontal drum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 摘要: 采用所建立的四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同时考虑了液桥力的作用,对填充量为40%、含液量为3%的水平薄滚筒内S型(不同直径颗粒)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同等操作条件下不含液的干颗粒体系的混合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液体对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湿颗粒间液桥力的牵引作用使不同性质的颗粒不易分离,使部分颗粒聚结成团,减弱了离析作用的影响,使得滚筒内湿颗粒的混合程度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干颗粒体系,且接触力的分布较干颗粒体系更加均匀.通过对混合过程的模拟,直观地反映了混合过程中颗粒的微观运动特性和内部的力学结构,为研究湿颗粒体系混合过程机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1
  • HTML全文浏览数:  21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12-30

薄滚筒内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离散单元模拟研究

  •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杭州310027/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茂名525000
  •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杭州,310027

摘要: 采用所建立的四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同时考虑了液桥力的作用,对填充量为40%、含液量为3%的水平薄滚筒内S型(不同直径颗粒)二元湿颗粒体系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同等操作条件下不含液的干颗粒体系的混合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液体对颗粒体系混合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湿颗粒间液桥力的牵引作用使不同性质的颗粒不易分离,使部分颗粒聚结成团,减弱了离析作用的影响,使得滚筒内湿颗粒的混合程度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干颗粒体系,且接触力的分布较干颗粒体系更加均匀.通过对混合过程的模拟,直观地反映了混合过程中颗粒的微观运动特性和内部的力学结构,为研究湿颗粒体系混合过程机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