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氮四面体非晶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巍, 巩水利, 朱嘉琦, 马国佳. 2011: 掺氮四面体非晶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60(2): 571-575.
引用本文: 高巍, 巩水利, 朱嘉琦, 马国佳. 2011: 掺氮四面体非晶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60(2): 571-575.
Gao Wei, Gong Shui-Li, Zhu Jia-Qi, Ma Guo-Jia. 2011: First principles studies of nitrogen doped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Acta Physica Sinica, 60(2): 571-575.
Citation: Gao Wei, Gong Shui-Li, Zhu Jia-Qi, Ma Guo-Jia. 2011: First principles studies of nitrogen doped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Acta Physica Sinica, 60(2): 571-575.

掺氮四面体非晶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First principles studies of nitrogen doped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 摘要: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掺氮四面体非晶碳进行结构建模,并对其显微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氮在非晶碳网络中的配位形态与密度没有明显关系,主要是以三配位形态存在,其次是两配位,四配位氮的比例很小.掺氮后碳网络结构sp2含量大大增加,随着氮含量的增加,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增加.氮掺入后并未使费米能级发生明显移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3
  • HTML全文浏览数:  1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2-28

掺氮四面体非晶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哈尔滨,150080;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4
  •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摘要: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掺氮四面体非晶碳进行结构建模,并对其显微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氮在非晶碳网络中的配位形态与密度没有明显关系,主要是以三配位形态存在,其次是两配位,四配位氮的比例很小.掺氮后碳网络结构sp2含量大大增加,随着氮含量的增加,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增加.氮掺入后并未使费米能级发生明显移动.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