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吴小霞, 王乾恩, 王福合, 周云松. 2010: Cl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59(10): 7278-7284.
引用本文: 吴小霞, 王乾恩, 王福合, 周云松. 2010: Cl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59(10): 7278-7284.
Wu Xiao-Xia, Wang Qian-En, Wang Fu-He, Zhou Yun-Song. 2010: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chemisorption of Cl onγ-TiAl(111)surface, Acta Physica Sinica, 59(10): 7278-7284.
Citation: Wu Xiao-Xia, Wang Qian-En, Wang Fu-He, Zhou Yun-Song. 2010: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chemisorption of Cl onγ-TiAl(111)surface, Acta Physica Sinica, 59(10): 7278-7284.

Cl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chemisorption of Cl onγ-TiAl(111)surface

  •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Cl在γ-TiAl(111)表面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γ-TiAl(111)表面的面心立方位置(fcc)和六角密排位置(hcp)为Cl吸附的稳定位置,当覆盖度θ小于一个单层(ML)时,Cl原子倾向于吸附在γ-TiAl(111)表面近邻为多Ti的位置.电子结构分析发现,C1原子同表面金属原子形成较强的离子键,并且成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当Cl原子和O原子共同在γ-TiAl(111)表面吸附时,二者都趋于优先占据表面fcc和hcp位置,从而形成吸附竞争;另外,Cl原子的吸附将升高平均每个O原子的吸附能,从而减弱O原子与表面金属原子的结合,这可能是实验中氯化处理能使γ-TiAl抗氧化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6
  • HTML全文浏览数:  6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10-30

Cl原子在γ-TiAl(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48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Cl在γ-TiAl(111)表面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γ-TiAl(111)表面的面心立方位置(fcc)和六角密排位置(hcp)为Cl吸附的稳定位置,当覆盖度θ小于一个单层(ML)时,Cl原子倾向于吸附在γ-TiAl(111)表面近邻为多Ti的位置.电子结构分析发现,C1原子同表面金属原子形成较强的离子键,并且成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当Cl原子和O原子共同在γ-TiAl(111)表面吸附时,二者都趋于优先占据表面fcc和hcp位置,从而形成吸附竞争;另外,Cl原子的吸附将升高平均每个O原子的吸附能,从而减弱O原子与表面金属原子的结合,这可能是实验中氯化处理能使γ-TiAl抗氧化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