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倍增特性

上一篇

下一篇

孙红兵, 裴元吉, 谢爱根, 王荣. 2004: 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倍增特性, 强激光与粒子束, 16(11): 1477-1480.
引用本文: 孙红兵, 裴元吉, 谢爱根, 王荣. 2004: 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倍增特性, 强激光与粒子束, 16(11): 1477-1480.
2004: Multi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emission microwave electron gu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6(11): 1477-1480.
Citation: 2004: Multi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emission microwave electron gu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6(11): 1477-1480.

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倍增特性

Multi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emission microwave electron gun

  • 摘要: 利用3DRun程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束流倍增特性作了研究.用1维模型计算了束流倍增与腔两极间距离以及腔中场强的关系,并详细给出了腔两极间距离为10mm,场强为5.4MV/m时出射电子纵向聚束及能量聚焦过程;利用3DRun程序研究了在高频场及粒子束本身空间电荷场的共同作用下,束流在3维运动过程中的倍增特性,计算了出射束流的发射度.通过计算表明: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可以提供低发射度、高流强的电子束.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9
  • HTML全文浏览数:  25
  • PDF下载数:  1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4-11-30

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倍增特性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9

摘要: 利用3DRun程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束流倍增特性作了研究.用1维模型计算了束流倍增与腔两极间距离以及腔中场强的关系,并详细给出了腔两极间距离为10mm,场强为5.4MV/m时出射电子纵向聚束及能量聚焦过程;利用3DRun程序研究了在高频场及粒子束本身空间电荷场的共同作用下,束流在3维运动过程中的倍增特性,计算了出射束流的发射度.通过计算表明: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可以提供低发射度、高流强的电子束.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