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心立方固溶体合金中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上一篇

下一篇

郝传璞, 王清, 马仁涛, 王英敏, 羌建兵, 董闯. 2011: 体心立方固溶体合金中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报, 60(11): 476-483.
引用本文: 郝传璞, 王清, 马仁涛, 王英敏, 羌建兵, 董闯. 2011: 体心立方固溶体合金中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报, 60(11): 476-483.
2011: Cluster-plus-glue-atom model in bcc solid solution alloys, Acta Physica Sinica, 60(11): 476-483.
Citation: 2011: Cluster-plus-glue-atom model in bcc solid solution alloys, Acta Physica Sinica, 60(11): 476-483.

体心立方固溶体合金中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Cluster-plus-glue-atom model in bcc solid solution alloys

  • 摘要: 为体现固溶体合金中的溶质原子产生的化学短程序,文章提出了配位数为14的团簇在体心立方(bcc)点阵中的堆垛模式,并建立了基于bcc结构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用团簇成分式[团簇](连接原子)x表述.此模型中,与基体组元具有相对大的负混合焓的溶质原子占据团簇心部,其他原子作为连接或者替代团簇壳层基体原子.1:1结构模型[团簇](连接原子)1由于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团簇与连接原子的近邻,构成了连接原子最有效的合金化方式.在两个实用bcc固溶体合金体系中,1:1模型指导设计了低V含量的储氢合金[Ti7Cr8]V1和低弹性模量高强度的[Mo(Ti,Zr)14]Nb1合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46
  • HTML全文浏览数:  6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体心立方固溶体合金中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大连116024

摘要: 为体现固溶体合金中的溶质原子产生的化学短程序,文章提出了配位数为14的团簇在体心立方(bcc)点阵中的堆垛模式,并建立了基于bcc结构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用团簇成分式[团簇](连接原子)x表述.此模型中,与基体组元具有相对大的负混合焓的溶质原子占据团簇心部,其他原子作为连接或者替代团簇壳层基体原子.1:1结构模型[团簇](连接原子)1由于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团簇与连接原子的近邻,构成了连接原子最有效的合金化方式.在两个实用bcc固溶体合金体系中,1:1模型指导设计了低V含量的储氢合金[Ti7Cr8]V1和低弹性模量高强度的[Mo(Ti,Zr)14]Nb1合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